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本系的教育目標為:「培育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優秀資訊工程人才」。依此教育目標,本系畢業生應具備下列能力。
1.執行資訊系統(含元件)分析、設計、製作、應用及維護等工作所需核心知識及能力,以滿足其執行工程專業或繼續進修之所需。
2.從事資訊工程專業應具之工作素養以迎接未來不同的職場生涯。
3.瞭解資訊工程師於社會、環境、倫理方面之各項責任。
教育目標之形成過程與參與人士
本系創立於民國九十二年,因研究所已於九十年八月成立,大學部成立時即有專任師資六名,本系同仁依本校「培育具國際觀之腳踏實地領袖人才」之教育理念,經系務會議多次討論後,於九十三年底擬定「培育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優秀資訊工程人才」為本系之教學目標。
為更清楚詮釋本系的教育目標,並配合本系課程規劃,自九十四年十月起,開始針對系教育目標規劃細部目標及應具核心能力,本系之細部教育目標為:
1.執行資訊系統(含元件)分析、設計、製作、應用及維護等工作所需核心知識及能力,以滿足其執行工程專業或繼續進修之所需。
即培育學生具有「運用資訊工程領域、數學、科學及其他工程知識」去「發掘、分析及處理資訊系統運作的問題及需求」,在發掘及分析問題過程中,若有必要,有能力「設計與執行資訊系統相關實驗,進而分析其數據」以找出問題之所在,在設計及製作過程,應能「運用適當工具、儀器與現存模組以執行資訊系統軟硬體之開發」及「規劃建立所需測試環境以進行測試及分析測試結果」,並「撰寫所設計系統之相關設計、製作及測試文 件」。
2.從事資訊工程專業應具之工作素養以迎接未來不同的職場生涯。
培育學生具有與客戶及同仁充分有效溝通能力及密切合作態度,以使團隊發揮最大實力,圓滿達成任務,且培養其有不斷自我學習各項新技術之精神,可運用最適當技術解決資訊系統相關問題之能力。
3.瞭解資訊工程師於社會、環境、倫理方面之各項責任。
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充分瞭解及遵守工作倫理及相關法律,且所開發之資訊系統滿足社會之所需。
依上述細部目標,本系所培育之學生將具有下列九大核心能力:
(1)運用資工領域、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之能力。
(2)發掘、分析及處理資訊系統運作問題的能力。
(3)設計與執行資訊系統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之能力。
(4)運用適當工具、儀器與現存模組執行資訊系統軟硬體開發之能力。
(5)規劃、建立資訊系統測試環境,及執行測試與結果分析之專案管理能力。
(6)具備撰寫與運用資訊系統設計文件之能力。
(7)具備有效溝通與合作之能力。
(8)理解專業(資訊能力)倫理與社會責任。
(9)瞭解資訊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本系經校方同意,敦聘資通電腦余宏揚董事長、工研院資通所林寶樹所長、淩群電腦黃種智總經理、交通大學林一平教授、臺灣大學賴飛羆教授為本系諮詢委員,於九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召開第一次諮詢委員會議,審查本系的教育目標及各項規劃,經充分討論後,本系之教育目標獲所有委員之認可。又因資訊工程領域廣泛,諮詢委員建議以四類資訊工程師:(1)硬體工程師(2)軟體工程師(3)網路系統工程師(4)網路設備工程師為主要培育目標。九十五年五月十二日本系舉辦第二次諮詢委員會議,針對本系自評報告進行審查,內容大致符合規範。
為使本系之發展能更符合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需求,本系陸續增聘東元集團綜合研究所周勝鄰所長、中央研究院李德財院士(現為中興大學校長)、畢業校友黃騰杰與學生家長代表交通大學資工系陳耀宗教授為諮詢委員。
課程設計如何達成學系之教育目標
本系課程的設計,依循下列步驟進行。
1.依本系教育目標,本系畢業生進入職場後將擔任(1)硬體工程師(2)軟體工程師(3)網路系統工程師或(4)網路設備工程師等職務,依此徵詢業界資深工程人員上述四角色的任務。
2.依各角色之任務,徵詢業界人士其應執行的工作內容及工作模式。
3.依照上述工作內容分析其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專業核心知識及其他應有素養。
4.依據應養成的專業核心知識規劃及工作素養其循序培養步驟及知識內容,進而依每學期上課時數及知識前後關聯性規劃課程名稱及課程大綱,並將各角色(四大類工程師)均需具備之知識規劃為必修課程,其他則劃分為四大領域的系定專業選修。除了專業核心知識與執行工作有關素養之知識,依優先度而規劃為部分通識課程內容。
由上述步驟可知,本系的課程是依本系教育目標所欲培育符合業界所需資訊工程人才而進行規劃設計。